服務熱線:0734-8226685
清明|春日如許,而我在想你........
時間 : 2023年04月04日 12:55:05     瀏覽量 : 62
寒食節模板.jpg


清明節的來源


  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。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。

 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,掃墓祭祀、緬懷祖先,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,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、喚醒家族共同記憶,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。



清明節習俗
src=http _img2.tbcdn.cn_tfscom_i4_TB1KDaqOVXXXXa.XpXXXXXXXXXX_!!0-item_pic.jpg&refer=http _img2.tbcdn.cn&app=2002&size=f9999,10000&q=a80&n=0&g=0n&fmt=jpeg.jpg


清明祭祖:


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節俗,青冢之上,你是否也有難舍的思念,向故去的親人傾訴。


踏青出游:

踏青又叫春游。古時叫探春、尋春等。三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。

微信圖片_20210123111247.jpg

QQ圖片20230305122946.jpg

插柳/折柳:


“柳”與“留”同音,楊柳飄悠,表達了人們的,依戀之情、挽留之意。


放風箏:

清代時的《帝京歲時紀勝》有記載:“清明掃墓,傾城男女,紛出四郊,提酌挈盒,輪轂相望。各攜紙鳶線軸,祭掃畢,即于墳前施放較勝。”古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掉晦氣,讓往后的日子順順利利。

QQ圖片20230305120006.jpg



清明味道

   清明有春日美景,更有時令美食。清明前一日,是寒食節,古時寒食節禁煙火,只吃冷食,因此催生了大量美味的特色小吃。而在后來的歷史長河中,清明節吸收了寒食節遺留的習俗與食物,寒食節逐漸與清明節融為一體。

   清明的美食里,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青團。彈彈軟軟的青團,青草的芳香,豐富的內餡,從誕生以來就與清明節緊密結合在一起。


QQ圖片20230401232543.jpg


   在同一個清明節,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,運用各自的智慧,巧妙地利用自然,傳承著不同的美食文化。這些清明的味道,已經在清明的傳統中和對親人的思念混合在一起,通過舌尖,直達內心深處。一代又一代,中國人用風味獨特的味道,傳承對自然,對家人,對故鄉的深深眷戀。

微信圖片_20211230154515.png

  清明節的歷史和傳統,能夠歷經千年而仍然流傳,就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無比珍視自己身上的文化脈絡,通過家鄉的味道,手藝的傳承,保存著對先人的記憶。

  獨屬于家鄉的食物融化在齒間的那一刻,家人的身影,團聚的場景就會被熟悉的味道帶回腦海中。

  在衡陽,吃傳統美食,當然要去南北特,傳承百年,每一樣都能喚醒衡陽人記憶中的味道!


微信圖片_20210129135818.jpg
微信圖片_20211014154136.jpg
DgFHeeEluze24kLfE2ETFLVk3lgjfL.jpg
微信截圖_20210326142948.png
微信圖片_20201231112425.jpg
微信圖片_20210122104141.jpg
微信截圖_20210301161805.png
微信圖片_20210122104201.jpg
微信截圖_20210429152630.png
TB2H.kXmFuWBuNjSszbXXcS7FXa_!!2770254687.jpg
9e76f3d4c1da45f54929fa89f7a1d53.jpg
微信圖片_20210127143106.jpg




小為家,祭祀祖先
大為國,緬懷英烈

我們念念不忘
也帶著愛與溫暖繼續前行
在今天,在每一天


別辜負那些逝去的人
也別辜負春天
把握當下的芳華
在滿目繽紛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吧!